耐火材料抗热震性实验可采用抗热震性实验电炉,高温热震实验炉又称高温热震炉。有1100高温热震炉、1200度高温热震炉、1400度高温热震炉、1600度高温热震炉。
高温热震炉是一种用于材料测试和研究的设备,主要用于模拟高温环境下材料的热震性能。它能够快速加热和冷却样品,以评估材料在极端温度变化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。
1100度低温热震炉物料加载可选用夹具、料台式。1400度高温热震炉物料加载为料台式。冷却方式可选水冷、风冷。
耐火材料抗热震性实验方法(水急冷法)
一、概述按下列公式计算受热端面破损率: P = A2/A1* 100% 。
2. 结果处理:7. 试验人员
热震性检测是评估材料在急剧温度变化下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方法,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、陶瓷材料等领域。
水冷法的热震条件最为苛刻,空气急冷法的热震条件居中,自然冷却法的热震条件较为温和。分别适合测试抗热震性好、抗热震性一般和抗热震性差的耐火材料。
热震性检测方法的详细解析。
一、热震性检测方法分类
热震性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三类:水冷法、风冷法及自然冷却法。
1.水冷法
实验步骤:将试样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,迅速浸入冷水中进行急冷,随后取出试样在空气中晾干,重复此过程直至试样破坏或达到预定循环次数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致密且不与水反应的耐火材料。
评价标准:通过测量热震后试样的受热面破损程度、质量损失率、强度损失率等指标来评价其抗热震性能。
2.风冷法
实验步骤:将试样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保温后,使用压缩空气对试样进行急冷,通过调整压缩空气的流量和压力来控制冷却速率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碱性耐火制品、硅质耐火制品、熔铸耐火制品等,尤其适用于与水作用或热震次数少而难以判定抗热震性优劣的材料。
评价标准:同样依据热震后的破损情况、性能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价。
3.自然冷却法
实验步骤:将加热至规定温度的试样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轻质隔热制品等显气孔率较大的耐火材料。
评价标准:通过测量热震前后的性能变化,如抗折强度、声速损失率等,来评估其抗热震性能。
YB/T376.1-1995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(水急冷法)、YB/T376.2-1995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(空气急冷法)和YB4018-91耐火制品抗热震试验方法三个并行标准。
1.YB/T376.1-1995(水急冷法)
①试样尺寸:长×宽×高=(200~230)mm×(100~150)mm×(50~100)mm的直型砖,实际多采用尺寸230mm×114mm×65mm的标准砖。
2加热方式:将试样的一段插入1100℃的电炉内。试样受热面距炉门内侧50mm,距发热体表面不小于30mm。试样入炉后,炉温降低不得大于50℃,并应在5min内恢复1100℃,接着在1100℃保温15min。
③冷却方式:将试样的热端浸入5~35℃的流动水中,深度为(50±5)mm,水冷3min,在空气中晾干5min。如试样未到破损条件,放入炉中继续试验。
④评价标准:试样热端面的面积破损达到一半以上所需热震次数。、
抗热震高铝砖
2.YB/T376.2-1995(空气急冷法)
①试样尺寸:长×宽×高=114mm×64mm×64mm的长方体。
②加热方式:试样放入950℃的电炉内。试样入炉后,炉温降低不得大于50℃,应在5min内恢复950℃,在950℃保温30min并应以一个长面放置,不得叠放。试样与试样、试样与炉壁间距不小于10mm。
③冷却方式
用压缩空气吹5min。压缩空气喷嘴要正对试样喷吹面的对角线交时间5min。压缩空气为室温,不含水滴。喷嘴前压力为0.1MPa,喷嘴距离试样喷吹面中心100mm。
④评价标准:冷却后,以0.3MPa的最大应力对试样弯曲试验。如果试样在0.3MPa弯曲应力的作用下破损,则认为未通过该次热震。如果试样经受住了0.3MPa应力的作用,则认为通过该次热震,试验反复进行,直至试样破损或热震达到预定的次数。
磷酸盐砖
3. YB4018-91耐火制品抗热震试验方法
①试样尺寸:长×宽×高=230mm×114mm×31mm或230mm×65mm×31mm的长方体。
②加热方式:使230mm×31mm的一面受热,以10℃/min的速率加热试样到800℃,再以5℃C/min的速率加热到1000℃,保温30min。
③冷却方式:将试样取出,放在不通风的试样架上,自然冷却。
④评价标准:测定试样经一次热震前后的抗折强度,以强度衰减率判定抗热震性的好坏。
热震炉
热震炉厂家
泡沫陶瓷热震炉参数
泡沫陶瓷热震炉供应商
高温节能热震炉生产商
1600度热震炉供应商
高温节能热震炉生产厂家
热震实验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