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型热电偶正负极怎么区分?
K型热电偶的材料是正极-镍铬,负极-镍硅。所以负极具有很强的导磁能力,所以K型负极可以被磁铁吸引,而正极则不然。
K型热电偶(镍铬-镍硅热电偶)是工业测温领域应用较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,被称为“万金油”传感器。
特性 | 参数 |
---|---|
材质 | 正极(KP):镍铬合金(Ni:Cr=90:10);负极(KN):镍硅合金(Ni:Si=97:3) |
测温范围 | -200°C 至 +1372°C(短期可达);长期使用建议≤1000°C |
灵敏度 | 约41μV/°C |
精度等级 | 通常为±1.5°C 至 ±4°C(取决于等级) |
基于塞贝克效应(Seebeck effect):
当两种不同金属导体构成闭合回路,且接点间存在温差时,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动势(mV级)。
通过测量该电动势,间接推算出被测温度。
需配合分度表(温度-电压对应关系表)和冷端补偿(消除环境温度影响)使用。
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
温度范围宽,覆盖中高温场景 | 长期高温(>1000°C)下,镍材料氧化,精度下降 |
线性度好,信号处理简单 | 在还原性气氛、含硫或真空环境中易腐蚀 |
抗氧化性强(氧化性气氛中稳定) | 250-500°C范围内短期热循环稳定性差 |
性价比高,材料成本低 | 负极在150-200°C存在磁性转变,可能干扰测量 |
类型 | 材质 | 测温范围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K型 | 镍铬-镍硅 | -200~1372°C | 通用性强,性价比高 |
J型 | 铁-康铜 | -210~760°C | 适用于还原性气氛,成本低 |
T型 | 铜-康铜 | -270~400°C | 低温精度高,适用于食品、医疗 |
N型 | 镍铬硅-镍硅 | -270~1300°C | 高温稳定性优于K型,抗氧化性强 |
S型 | 铂铑10-铂 | 0~1600°C | 贵金属,高精度,用于科研、玻璃陶瓷 |
安装深度:插入深度≥15倍直径,减少导热误差。
保护套管:在腐蚀性或高温环境中,建议加装金属或陶瓷保护管。
定期校准:长期使用后,建议每年校准一次,确保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