熔融石英砖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(完整版)
一、制备工艺全过程
1. 原料准备
-
主料:高纯熔融石英粉(SiO₂≥99.5%),粒度级配:
-
20~30目:40~45%
-
30~60目:30~35%
-
60~160目:25~30%
-
结合剂:高岭土12~20份、球粘土15~20份、耐火粘土25~32份(总量约40份)
-
添加剂(可选):堇青石10~25份、硅线石10~15份,用于改善热震稳定性和高温强度
-
预处理:
2. 坯料制备
3. 成型
4. 干燥
5. 烧成
-
升温制度:
-
冷却:自然降温至200℃出炉
-
关键控制:
二、检测方法(化学、力学、热学)
1. 化学性能
表格
复制
项目
|
方法
|
标准/要点
|
SiO₂含量
|
XRF或重量法
|
≥99.5%(YB/T 4578-2016)
|
杂质元素
|
ICP-OES
|
Fe₂O₃≤0.05%,Al₂O₃≤0.15%,Na₂O+K₂O≤0.01%
|
酸处理失量
|
盐酸-HF混合酸
|
失量≤0.1%,评估纯度提升效果
|
2. 力学性能
表格
复制
项目
|
方法
|
标准/要点
|
常温耐压强度
|
液压万能试验机
|
GB/T 5072,≥80MPa(致密型)
|
常温抗折强度
|
三点弯曲
|
GB/T 3001,≥15MPa
|
高温抗折(1200℃)
|
高温抗折试验机
|
GB/T 3002,≥10MPa
|
显气孔率
|
真空法
|
GB/T 2997,≤12%
|
体积密度
|
阿基米德法
|
≥2.10g·cm⁻³
|
3. 热学性能
表格
复制
项目
|
方法
|
标准/要点
|
线膨胀系数
|
推杆式膨胀仪
|
GB/T 7320,0~1000℃平均≤0.6×10⁻⁶·K⁻¹
|
导热系数
|
水流量平板法
|
GB/T 17106,200℃≤1.5W·(m·K)⁻¹
|
热震稳定性(1100℃↔水冷)
|
急冷急热循环
|
GB/T 17617,≥30次无贯穿裂纹
|
荷重软化温度(0.2MPa)
|
荷软仪
|
YB/T 370,T₀.₆≥1650℃
|
耐火度
|
三角锥法
|
GB/T 7322,≥1710℃
|
三、关键控制与注意事项
-
晶相控制:烧成后应≥95%方石英+少量玻璃相,残余石英≤1%,避免后期晶型转变开裂。
-
尺寸稳定性:线膨胀系数极低,但烧成后仍需留磨量0.5mm,以满足高精度装配。
-
环保与安全:HF酸处理须设专用通风柜,废酸经Ca(OH)₂中和沉淀后达标排放。
-
节能:利用回收熔融石英碎料≤20%,经二次磁选-酸洗后可降级用于中间层砖,降低原料成本约15%。
四、结语
采用上述“高纯原料-等静压成型-梯度干燥-低温快烧”工艺,可制备出密度高、热胀极小、热震优的熔融石英砖;配套化学-力学-热学全性能检测,可稳定满足玻璃窑碹顶、半导体单晶炉等高端热工装备的使用要求。